青年力量让非遗焕发“活”力——记我市首场非遗文创路演
2023-07-05 18:21:12 来源: 信阳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图为路演人讲述品牌故事。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亚云 文/图


(资料图)

6月30日,“文化赋能 非遗助力——信阳市首场非遗文创路演”在河南茶产业直播基地开展。8位路演人担当主角,深情讲述了他们在创业的征途上的不屈斗志,在文化的传承上的守正创新,在家乡建设上的全情投入。通过他们激情的讲述,诠释了青年担当,展现了青春力量。

第一位出场的路演人是“浉”牌信阳白茶创始人周开启。周开启是一名90后新锐茶人,被誉为信阳白茶品牌的开创者。他出生于茶人世家,自幼爱茶,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专门从事茶事业。十年磨一剑,周开启凭借执着与拼搏,如今拥有厂房2000多平方米,年产白茶上万斤,带动上千人脱贫。

90后的肖一柯是一名茶艺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积极推广茶文化,开展公益茶文化分享近百场,和团队精心打磨《茶艺师考证课》《评茶员考证课》《宋代点茶课》《少儿茶课》等课程,始终奋斗在茶文化推广一线。此外,她还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茶农拓展销路,增收致富。

让千年前的光山天灯瓷起死回生,遨游于泥与火的艺术,成功打造信阳本土陶瓷IP的青白瓷主理人、天灯古瓷传承人姚俊婕也是一名90后。她从事陶艺相关设计创作十余年。作为一名信阳姑娘,她以脚步丈量热爱,结合信阳文物和天灯古窑的特点,创作出一件又一件优秀作品,为信阳文化添彩。

“新乡人”刘巧娟因热爱陶瓷,不远千里,从浙江衢州来到商城郭窑,让古老的郭窑实现“精彩窑变”。刘巧娟是一名85后,现任河南省郭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以“用一口窑,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开发郭窑红陶文旅IP品牌,结合郭窑村实际,把“特色”做成“景色”,将“景色”演变为“特色”,让更多“盆景”变“风景”,让庭院变美景。

淮河滩边,芦苇荡里,息县项店镇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吴建宇带领乡亲们种下葫芦和杞柳,用烙葫芦和柳编绘就美好乡村梦。作为锄禾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建宇用了5年时间,带领合作社连续两年拿到全国葫芦烙画金奖,让葫芦烙画和柳编在任大寨落地生根,让乡亲们实现了家门口学艺、就业。

信美食品董事长陈久文在创业成功之后回到家乡再出发,用专业打通信阳菜的奇经八脉,成为信阳预制菜的引领人。陈久文以“做大做强信阳菜”为己任,将信阳菜做成品牌化、标准化、基地化、数字化发展的预制菜,以满足市场对于餐饮便捷化、品牌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和增收。

85后青年万千子承父业,将糖炒栗子发扬光大。作为老万家糖炒栗子第五代传承人,万千大学毕业后,他接过父辈手中的炒锅,在炒栗的技巧和诀窍上下功夫,不断改进传统炒栗机,科学核定了炒栗机的加热温度、翻滚频率和炒制最佳时间,在保证栗子的最佳口感的同时,也解决了炒栗子产量不足的难题。他以质量赢得人气,以人气赢得口碑。

“压轴”出场的信阳农林学院食品学院副教授王宝刚是信阳市非遗专家委员会专家,他于七尺厨房之地成就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潜心研究信阳菜多年,在油盐酱醋之间谱写乐章。王宝刚专业从事食品研发设计,多次举办食品类专业赛事活动,利用技术服务和支撑能力,长期为企业开展服务。

时间大河川流不息,文化青春逆风飞扬。据信阳市文广旅局艺术非遗科科长王清丰介绍,在信阳有这样一群人,谓之“信阳非遗新青年”。他们多是80、90乃至00后,钟情于传统文化,从传统音乐到传统技艺,从传统体育到民间习俗,投身于文化的实践之中。据不完全统计,信阳市目前有各类45岁以下青年非遗新青年3000余人,他们以青春之力量,肩负文化使命之重,用身体去践行活态传承,不断吸收文化的滋养,吹响时代的号角,正在快速成长为非遗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hN_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