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阳人】王鑫:一心为民铺富路
2022-02-28 15:54:51 来源: 信阳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诗绮

战胜困难的不仅仅只有方法,还有坚定的决心与温暖的家庭。

2020年3月,经浉河区委组织部研究决定,选派王鑫任十三里桥乡黄湾村驻村第一书记,重在抓基层组织中出现的“软弱涣散”问题及发展村集体经济,更好地为村里的发展谋出路,为村民谋福祉。

这个担子可不轻。2020年3月之前,根据该区区委组织部工作安排,王鑫在同乡的小庙村做基层工作,虽然此阶段让他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但真正到自己“挂帅”之时,方才感受到这个担子的分量。村里的集体经济要有突破,不能在“零”上徘徊不前,村委会成员年龄均在50岁左右,工作积极性必须提高,“软弱涣散”的问题是影响发展的主要症结。这份压力,也让王鑫心里暗自凝聚了一股力量,他先下定决心,同时也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这份决心。

在黄湾村半年后,无论是村委成员,还是各生产队,王鑫对整个村里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重点抓哪里,从哪里突破,他已然成竹在胸。

王鑫作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家搬到村里来。王鑫的家本在羊山新区,离黄湾村部近20公里路程,每天一去一回就要花两个小时时间。要当好第一书记,但也要肩负好一个丈夫的责任,照顾怀孕的妻子,这点王鑫做得无可挑剔。但人的精力有限,他不想把精力分散到每天的路途上,于是跟妻子商量后,索性在村部旁租了一间房,把家搬了过来。

这样一来,村里发生的事,他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他把自己扎根到村里,更是把这股劲儿传递给其他人。在王鑫的带动下,村委会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有成绩,但仍要再接再厉。2021年,王鑫抓住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契机。村合作社争取到一笔项目资金,这让全村上下都信心倍增。王鑫认为要一鼓作气,要有势不可挡的劲头,才能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十三里桥乡本就以“小杂果”种植被广泛熟知,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后续能够产生的影响力,王鑫决定做现代化的草莓种植大棚,改变以往种植模式,产生示范引领的作用,在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带动提高周边农户的经济收入。

就在项目紧锣密鼓地筹备之时,王鑫也即将成为一个父亲。2021年3月,王鑫的妻子进入预产期,喜悦的同时,一丝顾虑也在他的心里萌生。村是家,一家三口也是家,他既担心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也害怕疏于照顾家庭。为了打消王鑫心中的顾虑,他的妻子毅然决然地告诉他,不要瞻前顾后,办法总比困难多,有难题可以全家攻克。于是,黄湾村村部旁就多了一个“随父从军”的小宝宝。

2021年下半年,黄湾村现代化草莓连栋大棚如期建成,占地8320平方,3个联动棚区辖13个单棚,首年亩产3000余斤。该棚区草莓种植采取电子控温并做有机土栽培,钢架立体式种植模式不仅节省空间,有助于采摘,与地面不接触也使得病虫害大大降低。常驻棚区工作人员5人,农忙高峰用工每天20人至30人,均为当地村民。据王鑫介绍,由于大棚首年运营,产量略低,但一年后即可增产增收,亩产可在4500斤以上。此项目建成不仅给村里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解决了一定困难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它还是个新型的科技种植模式,为其他农户今后的产型升级奠定了有利基础。

2021年底,黄湾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而这些集体经济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村公益建设。王鑫说,希望把黄湾村打造的更好,宜居宜养,亦乐亦行,把人居环境、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充分利用外来资金,社会力量,使村里得到发展,让村民笑口常开。